为实现“课岗相融、学做一体”的育人目标,深化产教协同新模式,我校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组织2024级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奔赴厦门海西中清研数字人才基地——电子商务领域首个国家级科研为主的电子商务教育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基地,开展“工学交替”岗位实践。以直播切片与短视频剪辑为核心技能方向,在京东、抖音、小红书等真实项目中锤炼技艺,将课堂理论转化为市场所需的实战能力,实现学习与岗位的“零距离”对接,并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与职业素养,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

顺利抵达厦门实训基地,开展电商新征程
实践过程中,学生参与抖音、小红书等知名电商平台的官方视频剪辑工作,以文案创意为切入点,深入参与内容创作全流程。从前期文案撰写,到创意内容表达与视觉呈现,学生在企业导师指导下逐步掌握电商内容创作的核心方法。通过企业导师的现场指导与真实项目驱动,迅速掌握短视频内容的生产流程与剪辑技巧,从脚本策划到成片输出,全面提升电商视觉内容创作方面的综合能力。

学生实践场景
此次“工学交替”实践是我校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一环,托于其国家级科研平台背景,汇聚丰富的电商平台资源与一线实战项目,作为学生实习与技能训练的高规格、真项目承载方,为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保障。专业课程教学由传统的“校内理论+实训”模式,转变为 “校内理论学习+实训+校外岗位实践” 的“课岗相融”新模式。学生在企业完成《短视频与直播运营》《商品拍摄》《短视频拍摄与剪辑》等课程剩余的学习与考核,实现“学中做、做中学”。

能力培养模式示意图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是我此行最深的感触。”2024级电商专业吴连叶同学分享道,“在真实的项目历练中,我们亲手将课堂所学的理论转化为具体操作,用实践验证知识,也用知识指导实践。锻炼我的专业能力,更让我对电商行业有具体而深刻的认知。”。通过“工学交替”,同学们深化了对专业的理解,更完成了从理论认知到实践创新的关键跨越。

聚焦实践任务,吴连叶与同学们沉浸在深入的探讨中
未来,我校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将在此成果上夯实根基、开拓新局,继续拓展合作企业的数量与质量,更将着力创新协同机制,从共建专业、共管过程到共评成果,实现校企双主体育人的深度融合。目标是形成“教学-实践-就业-发展”的良性闭环,让每一位电商学子能在真实的产业土壤中茁壮成长,成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流砥柱。